中國IDC圈7月26日報道,如今,全球的數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增長。
根據EMC公司的調查,到2020年,每人每秒會產生1.7兆的信息量,也就是說全球每秒將產生44澤字節(44萬億GB)的數據量,而目前,一臺高端的計算機每秒產生的數據量僅為8GB。
不僅數據量正以驚人的速度不斷增長,相應地,人們對于分析這些新信息的需求也隨之增加。在如今的數據驅動型經濟環境下,業務創新取決于實時獲取最新數據并對其深入挖掘,特別是,當數據已經成為最具有價值的財富時,即時獲取信息也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但是,與此同時,人們發現用來支撐這些高性能計算云、集群和超級計算機群的電力設施卻并未跟上腳步,卻遠遠落后于數據處理和存取需求乃至挖掘大數據的速度。
能源問題
當企業想要發展其高性能計算、大數據和其它計算密集型項目時,電力問題已成為企業業務擴展的一大障礙。在日益嚴峻的情況下,全球日益老化的電力設施已遠遠無法滿足各國家的電力需求。
例如,英國電網極其脆弱。今年五月,英國國家電網發布了其8年來第一個夏季“電力系統余量不足(NISM)”的通知。通知說明即使在人們對電網需求非常低的溫暖的時間段,英國電的網仍沒有足夠的電力儲備來保證用電需求。
通知,英國的能源儲備量有可能在接下來的一年下降4%,可能導致數據中心運營商和企業無法獲得英國的電能?偠灾,沒有足夠的電能供應,意味著更加普遍的數據中心宕機事件發生。
整體情況也并不樂觀。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在最新的評估中將美國電網評為D+(這意味著基礎設施“大多低于標準”,存在很大風險),同時指出升級至國際標準將耗資170億美元。更令人驚訝的是,很多目前正在使用的美國電網是由幾乎150年前的托馬斯?愛迪生那個時代的行業專家所設計。
承擔風險
盡管供電仍有限制,老化和日益脆弱的電網供應和數據量劇增,將導致數據中心的電力需求在原來基礎上繼續增加。如果電網出現故障,數據中心也會隨之出現問題,而這帶給許多企業的影響是非常直接的。
去年,英國有640個數據中心出現斷電事故,同比2014年增長23.5%,比2010年增加了84%.近幾年,這些斷電事故平均持續長達50分鐘,總共32032分鐘(即超過22天),其影響的人數多達250萬。
但網絡中斷并不只意味著一個小時的無法連接,對企業而言,這一影響其后果非常嚴重?紤]在這個過程中涉及的相關成本,例如監測、控制和恢復,以及同時帶來的機會成本損失。在艾默生最近的一份報告計算中,斷電造成的平均成本為每分鐘6000英鎊。
由這些數字可以看出,毫無疑問,沒有一家公司愿意承擔這些損害品牌名譽、客戶流失及失去業務機會所帶來的收益風險和經濟損失。
數據中心選址
如今,由于云計算的興起,企業不再需要本地保存數據(也就是內部部署)。信息可以存儲在全球各地,而不必過于擔心時延和安全帶來的問題。這意味著,企業可以將數據從性能較差(而且昂貴)的電網中解脫出來,轉而使用更加可靠的能源電力基礎設施;并使用豐富、清潔和成本低廉的動力燃料來供電。
對于計算密集型的應用,擁有充足水電和地熱能源的地區是最佳選址地區,所以,行業內出現的數據中心遷移大潮并非只是巧合。在過去幾年,數據中心已紛紛開始遷移到冰島、挪威、瑞典和魁北克省等再生能源豐富的國家和地區。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發現英國電網已使用了96%的電源容量,而在冰島,由于只有不到35萬人口,而且其關注長期可持續的電力能源,這個數字下降到只有10%.這遠遠超過任何一個公司需要的超計算能源。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人們可以預測,接近北極地區將很快成為下一代高性能數據中心的最佳選址,這也將進一步促進全球互聯,為全球經濟創造巨大的價值。
也許數據中心的地址向北遷移發展可能會成為平衡數據與能源的解決方案。